不同工艺给水厂对典型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研究

姜  蕾
(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,上海  200082)

        摘要  针对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给水厂,研究夏季水源高藻期和冬季水厂各工艺段微囊藻毒素的浓度变化,讨论不同水处理工艺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。研究结果:深度处理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率为38.97%~100%,出厂水藻毒素总浓度为3.91~7.31 ng/L;常规处理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率为-684.54%~68.13%,出厂水藻毒素总浓度为7.43~237.80 ng/L。常规处理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有限,在夏季原水藻类较多时,预氧化至砂滤工艺段出水的微囊藻毒素浓度显著增高,此时常规处理出厂水微囊藻毒素浓度高于进厂水,尤其是MC-LR和MC-RR,出厂水浓度为进厂水的2~6倍。深度处理的臭氧氧化对微囊藻毒素的平均去除率为76.08%~100%,活性炭工艺的去除率为6.41%~88.78%,紫外消毒去除效果不明显。给水厂处理中,针对微囊藻毒素建议采用臭氧活性炭为主的深度处理工艺。另外,原水高藻期的水厂滤池反冲洗水中微囊藻毒素总浓度高达1 477.06 ng/L,应关注滤池反冲洗水的安全处理。
        关键词  微囊藻毒素  深度处理工艺  常规处理工艺  去除效果

下载地址